常见问题 - 书目查询

馆藏目录检索系统又常称为联机公共目录系统,英文名称是: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简称OPAC,是读者查找馆藏的检索工具。世界各地任何联网计算机都可以查询汕头大学图书馆OPAC,从而知道我馆收藏书刊的情况。

登录号是指图书封底页或题名页上所贴的条形码号码(不是ISBN号),是一本图书的进馆流水号(财产号),“一书一码”,具有唯一性。每个登录号对应图书馆内一册图书,是每册图书的唯一标识,我馆的登录号由七位数字组成。提示:书架上的图书是按索书号,而不是登录号排架的,所以一定要按索书号去找书,绝不要依据登录号去找书。但随书配盘由于存储介质和管理的特殊性,则是按照登录号排架,因此申请光盘服务时就必须提供登录号,以免出现盘不对书的错误。

索书号(Call number),又称索取号、排架号,顾名思义就是可凭此号寻找图书,索取图书,表明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是图书排架、读者索书的依据。索书号印制在书标(贴在书脊下端的白色标签)上,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并带有特定的意义。索书号由分类号和书次号组成 (有些还需再加辅助区分号,用于区分版本、卷期等)。分类号代表图书内容所属的学科类目;书次号用于区别相同分类号的各种图书;辅助区分号用于区分同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多卷书的卷、期等。我馆分类号采用中图分类号,简称中图号。实物书标上印制的索书号第1行为分类号,第2行为书次号,第3行为辅助区分号,一般最多3行。书面或电脑显示有时写成一行,用斜杠号“/”分隔开。例如:《人际沟通英语对话》(主编郑孟霞),2008年9月第1版。这本书的索书号为:H319.9/0809R,其中分类号为:H319.9,书次号为:0809R。

中图分类号,简称“中图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22个大类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 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含: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始编于1971年,原名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