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水系,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母亲河。本书以韩江在广东省境内的河段为对象,以其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兼及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韩江保护等内容,力图阐明流域内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历史演变规律,提供韩江流域的纵横剖面。全书共12章,以韩江为主线,空间上以韩江流域为区域范围,时间上兼顾历史与现实。
我国宗法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男性祠堂长期一统天下,占据垄断地位。女祠是明代中期以后祠堂文化进入繁荣期应运而生的另类祠堂,包括婆祠、祖姑祠、节孝祠和祖嫲祠等多个次类。潮汕女祠的出现为潮汕传统祠堂文化乃至地方历史文化注入了独特的人文内涵。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随笔集,共收录关于潮州方言与潮汕地名的文章43篇。
谢易初(1896—1983),原名谢进乾,广东澄海人,泰国正大集团创始人,爱国侨领、育种专家、园艺家、实业家。生前曾任澄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侨联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侨联委员,全国侨联委员等职。
本书为“红色广东丛书”之一,是一部讲述汕头革命历史的通俗文化读物。
本书是林伦伦教授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散文集,共收录作品90余篇。
潮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祥于潮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海内外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本书以潮州古城为中心,对潮州文化的脉络加以梳理,对众多代表性的文化印记作了概括提炼,力求简明而系统地介绍潮州文化,凸显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王安明(1918—2006),广东揭阳人,著名潮州音乐演奏家、潮剧乐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汕头市潮乐研究会会长等。
本书共115万字,分为11章,包括地名文化概论、汕头地名的命名与更名、汕头地名文化探析、汕头地名演变与语言特点、地名文化属性信息的采集整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小公园地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育和活化、海上丝绸之路地名史略、潮汕海域地名考释和海外传播等。
最早的侨批业商号创设于海外,正是在海外潮属侨批业带动、影响下,潮汕侨批业得以产生和发展。而潮籍华侨、潮属侨批局、可见实寄批最多的则是泰国。本书依托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馆藏,影印、选录、汇编并进行整理,从实寄批和档案资料中辑录泰国潮属侨批业商号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