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迁移》

计算机、工程和数学,文学、哲学和社会学,我们选择专业时,有没有考虑过哪个专业有用或者无用?就业市场正在悄无声息地为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未来创造出越来越多新的工作机会,机会常常稍纵即逝,一不小心就错过一个时代。我们如何打破专业壁垒,练就跨行业间可复用的核心技能?普利策奖得主作家乔治·安德斯经过三年跨行业、多维度的调研证明:拥有五种“批判性思维”的人相较之下能获得更多、更棒的机会,也能走得更长远。它们分别是探索、洞察、制定规则、说服和连接的能力,这也是跨行业间能力迁移的核心技能。本书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你所学的专业不能限制你选择职业的能力。招聘市场需要能力迁移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为公司担当各种类型的角色。获得学位并不能保证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而,练就行业间可迁移的技能,则可以确保你通向成功的未来。

本书分为 “发现你的特长”、“寻找合适的机会”、“志同道合的盟友”、“工具箱”四个大部分,有对自己特长的清醒认知、对好的职业策略的分析探讨、对社会现状的理性判断、对具体求职策略的现身说法等。书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从没像今天这么重要过,即便软件正在吞噬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更加重要。要正视这个社会现实,并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未来的能力迁移的人才。

    本书著者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美国普利策奖得主,《福布斯》(Forbes)杂志特约撰稿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畅销书作家。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是《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专题作家。同时他也给彭博社(Bloomberg)、《快公司》(Fast Company)等知名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和封面故事。2011年,他担任彭博观点的创始编辑,撰写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评论。乔治出版的作品少而精,其商业书籍包括《债务商人》(Merchants of Debt)、 《健康反财富》(Health Against Wealth)等,其中《足够完美》(Perfect Enough)和《稀有发现》(The Rare Find)是《纽约时报》畅销书,1997年,安德斯与业界同人共同获得普利策国内新闻报道奖。

郝景芳(童行学院创始人;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认为,安德斯通过对美国多个企业跨行业多场景的调研,说明行业间可复用的可迁移能力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养成。在美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如何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我本科和硕士学的是物理专业,博士读的是经济,课余也在写小说、做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推广,我非常赞同这本书的观点。李真(微软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负责人)认为,我在国内学的人文专业,大学做过公关政策方向的研究工作,后来对统计学这种用数字还原事物本来面貌的分析方式产生兴趣,踏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我认为在工作中能给我带来便利的,是我早期练就的几种能力迁移的技能,如分析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等。这些技能使我能更好地和相关支持团队沟通、更有效推进工作流程,也能更快地使前沿项目落地和应用。

索书号:B848.4/201905N

 
责任者: 
(美)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 
2019-05-15
详细介绍: 
学科: 
其他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