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陷阱》

互联网时代让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只有轻点几下鼠标的距离。这诚然是一个伟大的科技进步,但却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商业现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消费者确是互联网商务兴盛繁荣过程中的获益者,可精妙的算法与数据运算同样也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本质,并且这种改变也非总能带来积极意义。

首先,危机潜伏于计算机算法之间的共谋行为当中。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企业开展价格操纵,但是由数据驱动的算法却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市场中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并据此调整自身的商品定价。于是乎,原本看似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的科技进步,却讽刺性地最终给消费者带来了伤害。其次,危机之二则发源于商家的价格歧视行为,企业通过追踪消费者个人数据、设立会员制度从而实现合理推测消费者保留价格的目的。此外,互联网超级平台与独立应用程序开发者之间那层“亦敌亦友”的关系也引发了第三重危机:在牢牢掌控住核心平台(如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之后,这些互联网巨头俨然拥有了支配用户个人数据的权力,而他们将决定谁得以称霸市场。

在《算法的陷阱》中,作者及时抛出了一些关键问题:那只“看不见的手”究竟还有几成效力?在算法与网上机器人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中,难道竞争性定价成为了一个假象?现行的法律法条是否还能够有效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事实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实已在悄无声息中将权力移交给到了少数人的手中。对此,扎拉奇与斯图克正在探究这些风险将给市场竞争秩序、人们的民主理想以及经济权益与社会福祉带来的影响。

本书作者阿里尔·扎拉奇 (Ariel Ezrachi),牛津大学竞争法教授,牛津大学竞争法与政策中心主任。莫里斯·E. 斯图克 (Maurice E. Stucke),田纳西大学终身法学教授、The Konkurrenz Group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非执行董事亚伦·盖尔斯 (Alan Giles)认为,扎拉奇与斯图克的著作打造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过程,从而正式向‘现代科技赋予消费者更多权益’的正统观念发起挑战。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令包括消费者、商家、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从事竞争法领域相关工作的人们感到兴奋或是战栗。这是一本让人难以释卷的精彩著作,就好像是一部节奏把握得当、剧情紧张刺激的惊悚片,可殊不知,剧中的受害者正是我们自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乔纳森·列文 (Jonathan Levin)认为,《算法的陷阱》一书对大数据潜在的阴暗面做出了一番不同寻常且令人饶有兴致的审视。虽然有关数字化竞争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但扎拉奇与斯图克的著作已足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索书号:F11/201805S

 
责任者: 
(英)阿里尔•扎拉奇(Ariel Ezrachi),(美)莫里斯•E. 斯图克(Maurice E. Stucke)著; 余潇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05-16
详细介绍: 
学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