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

本书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全新联袂作品,挑战经济学核心理念,反思自由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欺骗行为。李扬、陈志武、张军、李稻葵、黄海洲、向松祚、巴曙松、何帆、洪灏、诺奖得主、美联储前副主席强力推荐!《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财富》等好评如潮!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信条就是:自由市场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现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变成了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认为,市场在为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让我们成为“钓愚”中的受骗者。作者历数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厂到酒厂,从食品厂到制药商,从信用卡到广告,无不存在“自由的欺骗”。他们以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幽默的阐述揭示了从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层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钓愚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钓愚不仅让普通大众损失惨重,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
  作者进一步强调,如果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都能意识到钓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绝可能导致严重危机的欺骗问题,从制度创新、市场干预等方面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强对经济危机的预测和把握,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服务。
  这本《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无疑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市场的方式,并改变我们在未来应对钓愚的选择。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经济运转的人,这本《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将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来说,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本书作者乔治·阿克洛夫,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引入经济学理论,其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和货币政策等。他还与罗伯特·席勒合著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动物精神》。罗伯特·席勒,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标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联合创始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者,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等方面著作颇丰,包括《动物精神》(合著)《非理性繁荣》《金融与好的社会》《新金融秩序》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本书突破了主流经济学完全自由市场的假设,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处处存在"欺骗均衡",从诸如资本如何操控市场、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具象中,为重新思考市场的自我监管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观点。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说“市场是好东西”当然容易,但要把市场发展得好则是另一回事。市场参与者众,动机各异,德品多样,信息量与质千差万别,加上现代经济中经销的品种又错综复杂、五花八门,市场要运转得有条不紊、好人坏人都规规矩矩,谈何容易。席勒教授、阿克洛夫教授继续他们以前的风格,在新著《钓愚》中深入研究从信用卡到旧车行、从小卖部到医疗、从垃圾债到网上游戏都普遍存在的“上当消费”现象,商人通过各种迷惑误导把戏,使许多消费者特别是社会底层群体过多购买,或者加大本来就不必要,也无能力支付的消费。看了席勒和阿克洛夫的新著后,你会发现宋朝中国人“挂羊头卖狗肉”那种赤裸裸的欺骗还是过于原始、低级了,现代人的“钓愚”手段不仅更富有想象力,因此更有欺骗性,而且还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如何在通过制度创新减少钓愚收益的同时,增加钓愚的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学者的新挑战。

 
责任者: 
(美)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美)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著; 张军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17
详细介绍: 
学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