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指南》

本书出版于2007年,包含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家撰写的41篇专题论文,梳理和描述了从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并对这些观点和立场的目的、可能性和限度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探究。

这部西方视觉艺术理论指南包括该领域专家撰写的41篇原创文章。开篇之作——内容宽泛的导论,论述了现代艺术理论的形成。接下来的40篇文章的顺序是按照年代和时间编排的,以便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西方视觉艺术理论从古代和中世纪文献到自文艺复兴以来所产生的种种现代艺术概念,再到最近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的整个发展过程。

除了对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立场进行概述和描述之外,本书中的所有文章还对这些观点和立场产生的某些假设进行系统的阐释,并就艺术理论化的本质提出一些更为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艺术理论指南》既介绍了西方视觉艺术理论的主要思想,又为读者批评性地探究产生于艺术惯例情境中的理论的目的、理论的可行性和理论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信息来源。

本书作者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曾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艺术史高级讲师,现为英国沃威克大学教授,同时还是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教授。主要论著有《印象派:表象掩盖下的内涵》(Impressionism: Beneath the Surface, 1995)、《解读塞尚》(Interpreting Cezanne,1996)与《修拉与先锋派》(Seurat and the Avant-Garde,1977)。卡罗琳·瓦尔德(Carolyn Wilde),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专业高级讲师。她发表了大量美学与艺术理论方面的文章,如《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意义》(Style and Value in the Art of Painting)一文,收录在由罗布·凡·格文(Rob van Gerwen)主编的《理查德·沃尔海姆论绘画艺术》(Richard Wollheim on the Art of Painting,2001)一书中。

索书号:J0-62/201710Y

 
责任者: 
(英)保罗•史密斯,(英)卡罗琳•瓦尔德主编; 常宁生,邢莉译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26
详细介绍: 
学科: 
艺术